最新资讯
基金视点、企业公告、媒体报道
基金视点
企业公告
媒体报道
-
2023-01-09
【收盘点评】股指小幅上涨 成交有所萎缩
行情回顾【2023年01月09日】1月9日,两市股指盘中强势震荡上扬,沪指走高连续六日收阳;深成指、创业板指一度涨超1%;两市成交额仍维持在8000亿上方,北向资金大举净流入,全日净买入近80亿元。截至收盘,沪指涨0.58%报3176.08点,深成指涨0.73%报11450.15点,创业板指涨0.75%报2440.37点,上证50指数涨1.05%;两市合计成交8072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77亿元。重要资讯01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旅游恢复至疫前的70%至75%预计2023全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恢复至疫前的70%至75%,入出境旅游人次有望恢复到疫前的三成到四成。其中,受探亲访友、民俗休闲、亲子研学、冰雪和避寒需求增长的拉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将成为过去三年以来最值得期待的假期旅游市场,暑期则有望迎来全面复苏。02央视财经:水产品交易中心冰鲜区的交易量上升春节临近,福州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冰鲜区的交易量从此前的每天100吨,上升至每天300吨。东星斑,石斑类的销量都比平常翻了两三倍。商户表示,今年高端海鲜的价格同比去年低30%至40%。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的年交易量接近百万吨,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03医保局:Paxlovid报价高未能成功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简称“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生产企业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报价高未能成功。市场观点01中金近期市场由弱转强主要受高频经济数据修复、政策支持加力、市场交投恢复、中外增长预期差异等因素影响。向前看,考虑到反弹后A股整体估值仍不高,尚处于历史低位,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02山西证券2022年A股经历了艰难的一年,业绩下修,估值下移,目前A股整体估值已经处于显著低估区间,2023年国内经济将逐步企稳回暖,国内地产政策和防疫方针逐步放松,有望带动市场预期的修复。中长期看,国内流动性和企业盈利均有望逐步好转,美联储紧缩力度将逐渐减弱,前期的调整已经较充分反映悲观预期,市场有望迎来跨年度的行情,配置中我们建议紧扣经济结构转型主线,看好具有中长期强成长逻辑、下游需求刚性、短期季节性强提振的标的,如继续延续高景气逻辑的赛道(新能源、军工和信创等)+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行业(房地产、通信、养殖、高端制造和医药医疗等)持续有望收获较优表现。03中信证券元旦后全国各地疫情快速“过峰”,刺激政策频出推动经济加速修复,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已经开启,增量资金“抢跑”入场,市场流动性快速改善,风险偏好逐步回暖,资金不断积极寻找“洼地”推动行情轮动扩散,从政策博弈驱动的第一阶段正在转向业绩驱动的第二阶段,配置上逐步由均衡转向业绩弹性。
-
2023-01-06
【收盘点评】北向资金净买入60亿 光伏板块大涨
行情回顾【2023年01月06日】1月6日,沪指盘中冲高回落,随后探底回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表现相对强势;两市成交近840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超60亿元。截至收盘,沪指微涨0.08%报3157.64点,日线五连阳,深成指涨0.32%报11367.73点,创业板指涨0.95%报2422.14点,科创50指数涨0.77%;两市合计成交838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60.66亿元。重要资讯01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发布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发布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02国家能源局:交通领域拟大力推动新能源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推动多领域清洁能源电能替代,充分挖掘用户侧消纳新能源潜力。推动各领域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发展进步并向各行业高比例渗透,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建筑领域积极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清洁替代。工业领域加快电炉钢、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应用,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积极培育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负荷聚合服务、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贴近终端用户的新业态新模式,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打造具备实时可观、可测、可控能力的需求响应系统平台与控制终端参与电网调度运行,提升用户侧灵活调节能力。03商务部:将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一是抓政策落实。加大汽车消费政策文件落实督导力度,及时推广地方好经验好做法,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二是抓措施完善。会同有关方面研究扩大二手车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政策措施,着力破解汽车流通的堵点、难点问题,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循环消费。三是抓环境优化。协同相关部门支持充电设施、停车设施建设和提高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汽车消费环境。四是抓制度健全。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促进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市场观点01华鑫证券目前成交金额突破8000亿关口,量的修复明显,不过现阶段而言,首先年末阶段很难有较好的交易情绪出现,其次在春节前阶段内外部流动性有边际转弱的可能性,最后主流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担忧依然存在,风险偏好将持续扰动A股,结合判断我们认为A股大概率存在一个新的“挖坑”过程。从空间角度判断,以上证指数为例,3150-3200点区域是一个重压力区,那么当下指数的反弹,更类似于对于此前反弹高点的确认,因此在现阶段指数反弹过程中控制仓位才是相对正确的选择。02方正证券当前市场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一是美国11月份通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份如期加息50bp,加息力度已经开始放缓。二是基本面看我们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已经进入到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盈利下滑最快的阶段或许也已经过去。因此此前一系列03平安基金我们认为,目前市场风格阶段性可能将趋向于低估值价值股及因疫情受损的消费股的估值修复。因此,中短期内,我们判断消费及地产链条等板块将有一定相对收益;而长期来看,先进制造、新能源、消费等行业中的核心资产仍将是我们长期看好并持续关注的市场主线。
-
2023-01-05
【收盘点评】两市跳空上行 缩量创新高
行情回顾【2023年01月05日】1月5日,两市股指盘中全线走高,沪指涨约1%,深成指涨超2%,创业板指大涨近3%一度突破2400点;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全日成交超840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近130亿元。截至收盘,沪指涨1.01%报3155.22点,日线四连阳,深成指涨2.13%报11332.01点,创业板指涨2.76%报2399.46点;两市合计成交8427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27.53亿元。重要资讯01中国信通院:大数据产业获投总金额超过800亿元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21年增加到1.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发表大数据领域论文量占全球31%,大数据相关专利受理总数占全球超50%,均位居第一;2021年大数据市场主体总量超18万家,相关企业获投总金额超过800亿元,创历史新高。02央视新闻:食品价格通胀率从12.4%跃升至13.3%英国零售商协会数据显示,由于价格飙升许多家庭经历了“充满挑战的圣诞节”,食品通胀已加速至创纪录水平。整体食品价格通胀率从上个月的12.4%跃升至13.3%。03日本:这一代人年龄将全部不低于75岁截至2021年10月,日本人口中生于1947年至1949年间的数量超过598万,其中年满75岁者占比达到68%。到2025年,这一代人年龄将全部不低于75岁,届时他们在日本总人口的占比将达到20%左右。市场观点01华鑫证券近期虽然成交回暖,但价没有持续突破,说明还是在延续近期A股市场量价背离的主要问题。因此现阶段而言,首先年末阶段很难有较好的交易情绪出现,其次在春节前阶段内外部流动性有边际转弱的可能性,最后主流投资者对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担忧依然存在,风险偏好将持续扰动A股,结合判断A股大概率存在一个新的“挖坑”过程。从空间角度判断,以上证指数为例,3150-3200点区域是一个重压力区,那么当下指数的反弹,更类似于对此前反弹高点的确认,因此在现阶段指数反弹过程中控制仓位才是相对正确的选择。02安信证券市场核心矛盾依然是“强预期+弱现实”,短期行业结构轮动是关键,消费和安全是2023年A股产业赛道主线。维持此前观点不变:短期消费内部轮动难言结束,若消费内部充分轮动修复结束后大概率向以地产(链)、银行、非银为代表的大金融转移。同时,消费VS成长“一边倒占优”的局面会发生变化,围绕数字经济和安全链的科技成长精细布局;高景气成长超跌修复,但类比于2022年5-6月整体围绕高景气成长的大反弹仍处于酝酿的前期。03国海证券复盘历史,在每一轮造纸行业由下跌到上行的拐点,都是由浆价下跌和需求复苏的共振带来毛利率的提升。而当前与2019-2021年的行情类似,成本下行确定性强,需求上行可期。造纸行业毛利率是造纸周期的核心,行业毛利率有望触底回升,当前或许站在新一轮周期的起点。目前涉及造纸及相关产业链的转债整体转债价格偏低,部分个券规模大。目前上市的造纸相关转债共有10只,总体看评级较高。由于造纸行业在2022年整体的低迷,目前转债价格整体不高。建议关注可转债龙头纸企。
-
2023-01-04
【收盘点评】板块轮动加速 两市涨跌互现
行情回顾【2023年01月04日】1月4日,沪指早盘震荡上扬,午后探底回升;上证50指数亦走强,创业板、科创50指数指弱势震荡下探;两市成交约7800亿元,和昨日成交量相当,北向资金尾盘加速流入,全日净买入超18亿元。截至收盘,沪指涨0.22%报3123.52点,深成指跌0.2%报11095.37点,上证50指数涨0.36%报2651点,创业板指跌0.9%报2335.12点;两市合计成交7837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8.44亿元。重要资讯01浙江省疾控中心:预计1月疫情将进入高峰平台期发布“1月健康风险提示”,近期浙江省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日增约百万,预计1月疫情将进入高峰平台期。春节即将来临,人群跨区域流动性会明显增加,将导致疫情进一步传播扩散。此外,随着入境政策的调整,境外输入新变异株的风险以及引起本土传播的风险也将显著上升。02央视新闻:外国人未来两年不再享有加拿大购买住宅权利从1月1日开始,外国人在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将不再享有在加拿大购买住宅的权利,旨在解决该国的房屋和公寓短缺问题。难民和永久居民预计不受禁令影响,且这项法律只适用于城市住房,而不适用于避暑别墅等旅游设施。03发改委:2023年第一次成品油价格调整自1月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92号汽油上调0.2元/升、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分别上调0.21元/升和0.2元/升。以油箱容量50升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0元左右。本轮成品油调价是2023年第一次成品油价格调整,为年内首次上调,同时终结了2022年末的三连跌。市场观点01中金当前市场虽较10月底有所回升,但整体估值水平仍在历史低位,交易层面近期受到疫情等因素扰动,后续预期好转的关键可能仍在于政策加码背景下基本面的修复力度。我们在11月中旬发布的2023年A股市场展望《翻开新篇》中,对A股市场未来12个月持中性偏积极看法,建议未来3-6个月关注如下配置思路: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以及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支持方向,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等。我们认为伴随疫情和地产政策出现边际变化、政策强调扩大内需,国内增长的修复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现拐点,这仍是判断后续行情演绎的重心。这一背景下,前期受到宏观基本面压制的板块,例如地产产业链、消费板块等具有较大的弹性,有望出现阶段性的配置机会,长期趋势仍然要看到基本面修复。建议在配置上短期把握政策发力受益的板块,如出行链、餐饮链、地产产业链,等等。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伴随政策预期的变化,前期影响互联网行业的部分因素或逐步缓释;银行及上市国企需关注在政策和企业治理等层面可能的边际变化。3)关注高质量发展主线下的长期配置机会。包括演绎国产替代逻辑的科技软硬件,以及“能源安全”和“碳中和”战略下持续保持高景气和高资本开支增速的细分领域等。成长板块在经历近期的调整后,估值压力有所缓解,未来自下而上关注年度业绩预告有望超预期的板块。02华泰保兴从基本面修复情况来看,疫情对于各大城市的冲击正逐步淡化。从央行最新的22Q4调查问卷来看,储户对未来收入和就业预期继续走弱,储蓄意愿也进一步加强,表明四季度已是信心和预期的底部。总体而言,12月孱弱的PMI及地产销售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增长仍待企稳,但随着国内防疫政策大幅优化、“疫过峰”城市增多、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出“至暗时刻”。短期预计市场仍处于震荡整固期,后续市场上行的动能主要取决于基本面修复的弹性。后续关注国内经济高频数据、疫情形势变化、央行货币政策。03上海证券截至2022年11月末,8534只具有连续一年以上净值数据的非结构化私募产品当年平均收益率为-8.80%,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数量为2373只,占比为27.81%,整体表现强于深证成指与上证综指。分策略来看,2022年各策略产品收益率分化较大。其中,债券策略、管理期货、股票市场中性业绩表现较好,策略内产品正收益率占比高;而股票多头、宏观策略、事件驱动策略收益率排名靠后。指数增强策略中,不同指数表现差异较大,其中中证1000指增策略收益率为正,沪深300与中证500指增策略收益率为负。